东湖评论:洪湖赤卫队何以常演常新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2025-07-09 08:46:58

近日,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启动青春版《洪湖赤卫队》创排的消息,让这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红色经典再次走进公众视野。作为中国民族歌剧的里程碑,《洪湖赤卫队》自 1959 年首演以来,演出超四千场,被誉为 “二十世纪华人经典歌剧”,更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的文化名片。它为何能历经岁月洗礼仍常演常新?这朵 “红花” 的绽放密码,值得每一位文艺工作者深思。

《洪湖赤卫队》的成功,首先源于对生活的深度扎根。上世纪五十年代,湖北省歌剧团主创团队为还原洪湖赤卫队的革命历程,踏遍洪湖老区,走访老红军、赤卫队员与渔民,从亲历者的口述中挖掘故事细节,再将这些素材提炼为剧本的血肉。音乐创作上,他们不局限于 “学院派” 技巧,而是钻进江汉平原的民间艺术宝库:把荆州天沔花鼓戏的悲腔、渔鼓的叙事调、三棒鼓的明快节奏拆解重组,又巧妙融入西方歌剧的结构思维,让《洪湖水浪打浪》等唱段既带着洪湖的水汽,又具备歌剧的恢弘。表演上,演员们更是 “泡” 在渔民中间, 在船舱里学撑篙,在湖边练撒网,向老赤卫队员讨教持枪姿势,连渔民晒网时的一个弯腰、摇橹时的一声号子,都化作舞台上的生动细节。这种 “把脚扎进泥土里” 的创作态度,让作品跳出了 “概念化” 的窠臼,成为一部有温度、有呼吸的艺术史诗。

经典的生命力,更在于与时俱进的传承。《洪湖赤卫队》并非 “一劳永逸” 的成品,而是在时代浪潮中不断生长的生命体。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三次复排,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始终坚持 “守正创新”:剧本保留革命精神内核,但删减了个别与时代语境脱节的台词;音乐在保留民间底色的同时,加入现代配器技法,让旋律更符合当代听众的审美;表演上,年轻演员在继承前辈 “生活化” 精髓的基础上,融入更细腻的情感表达,让韩英等角色既不失历史厚重,又贴近当下观众的共情点。这种 “变与不变” 的智慧,让经典摆脱了 “博物馆藏品” 的僵化,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

反观当下,《洪湖赤卫队》的创作经验更显珍贵。如今的文艺市场看似繁花似锦,实则精品难觅:一些影视作品为博眼球,剧情离奇悬浮,人物脱离现实,观众直呼 “看不下去”;部分演员不愿沉潜生活,演农民一身都市气,扮军人缺乏刚毅感,角色沦为 “纸片人”;还有些创作者闭门造车,把 “创新” 等同于猎奇,对传统文化符号生搬硬套,最终产出的作品空洞无物。这些乱象的根源,恰恰是背离了 “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的创作规律。文艺作品的 “根” 在人民,“魂” 在生活,脱离了这片土壤,再华丽的技巧也只是空中楼阁。

《洪湖赤卫队》的启示,还在于对 “民族性” 的坚守与创新。主创团队当年对天沔花鼓戏、渔鼓等民间艺术的创造性转化,揭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老物件,而是流淌在人民生活中的活态基因 。 陕北的信天游、江南的评弹、藏区的弦子舞,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扎根于特定的土地与人群,蕴含着独特的情感密码。今天的文艺工作者,更应像当年的创作者那样,深入挖掘这些 “活态遗产”,用现代艺术语言赋予其新的表达。比如将昆曲的水磨调与电子音乐结合,让传统戏曲焕发时尚气息;用纪录片手法记录非遗传承人的日常,让古老技艺走进年轻群体。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华文化的基因在新时代延续,让文艺作品既有 “中国味”,又有 “时代感”。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洪湖赤卫队》的 “常青” 密码,正是对这一真理的生动诠释。从青春版的创排,到经典的代代相传,这部歌剧始终在提醒我们,文艺工作者的笔,应当为人民而写;文艺工作者的舞台,应当为生活而筑。唯有始终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才能创作出更多像《洪湖赤卫队》这样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让文艺百花园永远绽放出属于人民、属于时代的 “红花”。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许辉(湖北省委外事工作办公室)

责编:叶辉【责任编辑:伍佳佳】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的最新文章

东湖评论:洪湖赤卫队何以常演常新

近日,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启动青春版《洪湖赤卫队》创排的消息,让这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红色经典再次走进公众视野。作为中国民族歌剧的里程碑,《洪湖赤卫队》自 1959 年首演以来,演出超四千场...

【大学生网评大赛】东湖评论:“苏超”爆火,在于根植全民

7月5日晚,南京奥体中心体育场山呼海啸,6万余名观众见证“苏超”联赛,单场观赛人数再创新高。自5月10日开赛以来,苏超迅速走红成现象级“超级IP”,截至6月21日,#苏超、#苏超联赛等...

【大学生网评大赛】东湖评论:“苏超”爆火,踢出一记发展足球运动的“启示球”

在刚刚结束的周末,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第6轮比赛落下帷幕。以南京队对阵苏州队赛事为例,其比赛门票仅10秒就被抢光,现场观赛人数更是突破6万人,刷新了“苏超”单场观赛人数新...

高校原创MV燃情发布 唱响追梦最强音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陈维、吴茹梖)近日,由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师生共同创作的青年主题原创歌曲MV《十万伏特》正式发布,作品以激昂的旋律、励志的歌词和充满青春气息的视听...

【有理有句】千里驰援榕江,抗洪精神屹立时代潮头

主创:王舒娴 丁玥 刘畅 游思琪 李砚青统筹:陈俊旺 伍佳佳 刘菲 左砚文 汤立毅【责任编辑:王舒娴】 ...

东湖评论:非遗新生,生动传承

近年来,非遗文化正以令人惊艳的速度完成从“博物馆里的老古董”到“年轻人追捧的新顶流”的华丽转身。从《唐宫夜宴》破圈,到《只此青绿》惊艳,再到近期热播剧《藏海传》中缂丝、古法造纸等技艺亮...

东湖评论:“牡丹”映华彩,荆楚戏脉续新章

在2025年湖北戏剧牡丹花比赛的舞台上,襄阳两位青年演员史志红与马延娜如两颗新星闪耀,以精湛技艺摘得“牡丹花”称号。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个人艺术造诣的褒奖,更是襄阳戏剧传承与创新成果的生动...

【有理有句】这束自主之光,点亮中国智造

主创:王舒娴 郑一鸣 丁玥 李砚青 刘雄统筹:陈俊旺 王淳 伍佳佳 班跃伟【责任编辑:王舒娴】 ...

东湖评论:人生南北多歧路 君向潇湘我向秦

又到栀子花开时节,又到每年的毕业季。2025年高考在平静中落下了帷幕。没有太多“旗开得胜”的迎送,没有太多送考救急的波折,有的,只是考试结束后,空荡荡教室里的无声回响,黑板上舍不得擦去...

她以青春为笔 勾勒英语教育温暖画卷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柴梦露)在汉阳教育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汉阳区西大英才小学涌现出一位备受瞩目的教育新星——赵思思老师。这位年轻的教师,宛如春日里的暖阳,带着青春的...

东湖评论:汽车“跨界”激活低空经济新蓝海

在武汉经开区的试飞场上,一架搭载氢燃料电池的无人机划破夜空,其续航能力从40分钟跃升至3小时,充电时间缩短至3分钟以内。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湖北汽车产业链正以“上天入地”的姿态,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