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信息日报2025-11-12 07:14:51
拿到体检报告,看到“转氨酶升高”,不少人瞬间慌了神:这是不是意味着肝脏出了大问题?会不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作为肝功能检查中的“信号灯”,转氨酶数值的变化牵动着不少人的心。但其实,读懂转氨酶升高的真正风险,只需抓住两个关键数值,再结合自身情况综合判断。下面,本文带领读者揭开转氨酶的“健康密码”。
一、认识转氨酶:肝脏的“健康哨兵”
转氨酶是人体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主要存在于肝脏细胞内,其中以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最为重要,当肝细胞受损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转氨酶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中的转氨酶水平升高。简单来说,转氨酶就像肝脏的“健康哨兵”,一旦发现肝细胞有损伤,就会通过升高数值向身体发出警报。
正常情况下,不同医院的检测设备和方法略有差异,参考值范围也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谷丙转氨酶(ALT)的正常参考值为5~40U/L,谷草转氨酶(AST)的正常参考值为8~40U/L。
了解这两个基础数值,是判断转氨酶升高危险程度的第一步。
二、关键数值一:转氨酶升高的幅度
(一)轻度升高(<正常值2倍)
当ALT和AST数值轻度升高,在40~80U/L之间,通常提示肝细胞可能受到轻微损伤。这种情况较为常见,不一定代表严重疾病,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生活习惯因素。熬夜、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大量饮酒等,都可能导致转氨酶短暂升高。比如,连续几天熬夜加班后体检,就可能出现转氨酶轻度升高的情况,一般通过调整作息、休息一段时间即可恢复正常。
轻微疾病影响。感冒、轻度脂肪肝等也可能引起转氨酶轻度波动。以轻度脂肪肝为例,由于肝脏内脂肪堆积,肝细胞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导致转氨酶升高。
(二)中度升高(正常值2-5倍)
当ALT和AST数值在80-200U/L之间,说明肝细胞损伤程度有所加重,需要引起重视。常见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病毒会攻击肝细胞,导致肝细胞炎症和坏死,大量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此时除了转氨酶升高,患者可能还伴有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等症状。
药物性肝损伤。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部分中药等,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例如,长期大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就有引发肝损伤的风险。
(三)重度升高(>正常值5倍)
当ALT和AST数值超过200U/L,意味着肝细胞发生了严重损伤甚至坏死,情况比较危急,必须立即就医。这种情况常见于:
急性肝炎。如急性病毒性肝炎爆发期、药物性急性肝衰竭等,肝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受损,转氨酶急剧升高。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以及严重的乏力、黄疸加深等。
肝硬化或肝癌。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或肝癌晚期,肝脏正常结构被破坏,肝细胞广泛受损,也会导致转氨酶显著升高。需要注意的是,肝癌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大量肝细胞被癌细胞取代,产生转氨酶的能力下降,转氨酶数值可能不再继续升高,甚至出现下降,但此时病情依然十分严重。
三、关键数值二:ALT与AST的比值
除了关注转氨酶升高的幅度,ALT与AST的比值(ALT/AST)也是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
比值<1:常见于急性肝炎早期。因为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在肝细胞轻度受损时,ALT会先释放到血液中,导致ALT升高更明显,此时ALT/AST比值小于1。随着病情进展,如果肝细胞损伤加重,线粒体也受到破坏,AST释放增加,比值会逐渐发生变化。
比值≈1:在慢性肝炎患者中较为常见,此时肝细胞持续受到损伤,ALT和AST都处于升高状态,且升高幅度相近。
比值>1:多见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因为在这些情况下,肝细胞内线粒体损伤严重,AST释放量超过ALT,导致比值大于1。
四、结语
“转氨酶高”如同肝脏发出的求救信号,通过关注升高幅度和ALT/AST比值这两个关键数值,受检者能初步判断其危险程度。但无论数值如何,发现转氨酶异常都应及时就医,让专业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需记住,科学认识、积极应对,才是守护肝脏健康的正确方式。
姚萍 桂平市人民医院
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中风后偏瘫是较为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偏瘫不仅极大限制了患者的身体活动能力,还对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打击。许多患者因此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生病是难以避免的情况。当孩子身体不适时,宝爸宝妈们往往会心急如焚,但在就医选择上却容易陷入迷茫,不知道该挂急诊还是普通门诊,本文将详细讲解,帮助宝爸宝妈们做出理性就...
孕期是女性生命中特殊而重要的阶段,适度运动不仅有助于改善情绪、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孕期不适,还能为顺利分娩打下良好基础。然而,不当运动或强度过大可能对孕妇及胎儿造成风险。如何在保障安全的...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黏膜的恶性肿瘤。尽管该区域位置特殊,诊疗复杂,但现代医学的发展已为患者提供了多元的武器库——个体化治疗方案显著改善了疗效和生活质量。理解这些核心治疗手段,便是为...
11月18日晚,江西运动员危菱侠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女子撑竿跳高项目中以4.30米的成绩夺得金牌。危菱侠出生于2004年,南昌县莲塘镇人。12岁时被南昌县体校发掘练习跳远,15岁时,她...
提到“内分泌”,很多人会觉得陌生又神秘,总觉得这是只有生病时才需要关注的专业术语。其实,内分泌系统就像身体里的“信号指挥中心”,甲状腺、胰腺、卵巢、睾丸等器官分泌的激素,时刻调控着新陈...
怀孕,是女性一生中最奇妙的旅程。然而,在期待新生命到来的许多准妈妈也面临着焦虑、担忧和情绪波动。适度的情绪变化是正常的,但若焦虑长期存在或过于强烈,就可能悄然影响胎儿的生长与发育。科学...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真的只是免疫力低下这么简单吗?想要科学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先了...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左侧肩部患病概率也高于右侧。作...
邓娅兰(中)在领奖台上邓娅兰在比赛中11月16日晚,在广东肇庆新区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体操女子跳马决赛中,26岁的江西体操名将邓娅兰,以一套无懈可击的动作完美发挥,力...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相信许多人都经受过咳嗽反复发作的困扰,持续咳嗽不仅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还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干扰。针对咳嗽这一难题,中医和西医各有独自的诊疗思路和方...
蹲厕所半小时,腿麻了还没动静,你是否也被便秘缠上过?其实便秘不只是排便困难,长期忽视还会导致腹胀、口臭、皮肤变差,甚至增加痔疮、肠道息肉的风险,很多人习惯靠泻药应急,却不知滥用泻药会让...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内分泌发动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器官功能。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常见的两种疾病,前者是激素分泌“过多”,...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一张针灸卡,却仍忍不住问:“营养神经的西药真能让神经‘起死回...
儿童呼吸道健康是家长日常关注的重点,从轻微咳嗽到反复感染,这些“小毛病”常让家庭感到困扰。呼吸道作为人体与外界接触的第一道防线,其健康直接关系到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这份守护指南将...
在社交场合中,常常能看到那些在酒桌上千杯不倒的“酒桌王者”,他们似乎以惊人的酒量为傲。然而,长期过度饮酒可能将一个看似强大的饮酒者从意气风发引向“精神崩溃”的边缘。酒精,这种被广泛摄入...
腰椎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表现为腰腿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影响日常生活。中医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腰椎病的成因有独特理解,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方法。本文结合乡镇卫生院护理实...
脑梗,也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或者脑软化,导致大脑供血不畅,造成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况,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人。并且,脑梗后往往会留下一系列并发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又称甲减症,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目前甲减症的治疗方法与大家进行分享。一、什么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症主要是...
当今社会,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一旦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与疾病相伴,严格控制血糖水平。这不仅关乎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身体健康...
癫痫是以脑内异常放电引起的周期性惊厥为特点的一类神经疾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记忆减退是癫痫病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损害,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一、影响癫痫患者记忆力的因...
拿到体检报告,看到“转氨酶升高”,不少人瞬间慌了神:这是不是意味着肝脏出了大问题?会不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作为肝功能检查中的“信号灯”,转氨酶数值的变化牵动着不少人的心。但其实,读...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而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面对市面上种类繁多的降糖药,许多患者和家属常常感到困惑:这些药物有什么区别?哪种更适合自己?本文梳理糖尿病药物的...
分娩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确保母亲和婴儿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至关重要。分娩护理不仅包括对孕妇的支持与照顾,还包括新生儿的初步护理,从而确保母婴双...
“一饿就胃疼,吃点东西就缓解”“饭后半小时胃隐隐作痛”,很多人有此经历,却以为是“胃炎”或“吃错东西”,随便吃胃药应付,疼得厉害才检查,结果确诊胃溃疡。我国胃溃疡患病率约6.1%,不及...
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对人们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乡镇地区。因此,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人员的肺炎防治知识水平,对于保障当地居民的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详...
如今,肥胖已不再是单纯的“体型问题”,而是公认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不仅影响体态美观,更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风险。随着健康意识提升,防治肥胖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中医与西...
痛风,这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尿酸血症,即体内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导致尿酸盐晶体在关节、肾脏等部位沉积,从而引发关节炎、尿酸盐性肾病和...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而引发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它主要是冠心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以及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本文将从预防、治疗和康复三个...
感冒发烧时,家里长辈总会反复叮嘱“别吃生冷”“忌油腻辛辣”,这看似是老经验,实则蕴含着中医的诊疗智慧。在中医理论中,忌口并非简单的“饮食限制”,而是辅助治疗、促进康复的重要手段。它与病...
胸口疼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许多人一旦胸口痛,第一时间就是怀疑自己患上心绞痛。虽然心绞痛是一种严重威胁心血管健康的疾病,但并非所有胸口痛都是心绞痛的表现,有些症状看似相似,但病因...
偏头痛发作时常伴随剧烈的搏动性头痛、恶心、畏光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药物治疗外,中医穴位按压因简便易行、操作安全,逐渐成为缓解偏头痛的重要辅助方法。一、什么是偏头痛偏头痛是...
高血压是极为常见的慢性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西药来控制血压,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在中医治疗理念中,高血压患者在服用西药控压的同时,通常还需调理脾胃。这一观点让不...
生活中,不少人常被头晕、手脚发麻、胸闷等不适困扰,却不知这多与心脑血管气血运行不畅相关。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心脑血管作为气血输送的关键通路,其通畅程度直接关乎健康。下面,我...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科学调整饮食结构,不仅能辅助控制血压,还能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与最新研究,从乡镇卫生院护理角度,为高血压患者提供...
日常生活中腹痛不是单一症状,还可能是胃肠道、肝胆、妇科等多系统问题,盲目用药会掩盖真实病因,加重病情,那么,发生腹痛应该如何处理呢?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腹痛时为什么不能盲目用药?腹...
刘璐超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我们常常在体检报告上看到“铁蛋白”三个字,它似乎和“铁”有关,但具体是什么却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这个看似普通的指标,是我们体内铁元素的“大管家”,与许多...
杨赛 北京市朝阳区东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组织逐渐退化,老年群体已成为眼病高发人群。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疾病是导致老年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元...
手术前严格禁饮禁食对患者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极为重要,但不少患者及家属对术前禁饮禁食规定感到不解。笔者将从专业角度讲解手术前为何必须严格禁饮禁食。一、减少误吸风险,保障生命安全手术过程中...
儿童身高、体重以及发育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定期体检不但可以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持续监测,了解儿童的生长轨迹,还可以使家长及时发现儿童各种异常现象或疾病问题。儿童体检不是走过...
对于那些需要长期依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掌握家庭注射技巧无疑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尽管在许多人看来,注射胰岛素似乎只是“打一针而已,操作简单”...
每次体检拿到血常规报告,密密麻麻的数值和上下箭头总让人一头雾水。其实,这张看似复杂的化验单,藏着身体最直观的健康密码。从运输氧气的红细胞,到抵御病菌的白细胞,再到止血凝血的血小板,每一...
今天,10月18日,赣超联赛迎来了一个深具东方哲思的节点——开赛第九十九天。“九”,是中华文化中的极数,象征至高、至盛;而“九九”,更蕴含着“天长地久”的吉庆与“九九归一”的循环真谛。...
10月11日晚,九江市体育中心将上演赣超半决赛生死战,北区头名九江队主场迎战南区劲旅赣州队。首回合1∶1的平局,让此役成为“赢球即晋级,输球便出局”的残酷对决,“零犯错”成两队赛前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