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朝天宫“认亲”

金陵晚报2025-09-19 15:07:56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

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

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

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

……

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北阴阳营遗址、营盘山遗址、昝庙遗址、薛城遗址、西街遗址……展览中,一个个遗址的出土文物,以及它们背后的故事,将“何以南京”娓娓道来。

在营盘山遗址

遇见最早的“南京面孔”

特展中,有一件陶塑人面像格外引人注意。这小小的陶塑人面像,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是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面孔”,被称为“金陵先祖”。据策展人朱晓雪介绍,陶塑人面像出土于营盘山遗址。该遗址位于南京市浦口区营盘山,由南京市博物馆于20世纪80年代主持发掘。

营盘山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公共墓地,此次共发掘出31座墓葬,出土了600余件随葬品。专家根据出土的陶器与玉器的造型特征判断,营盘山遗址的年代相当于北阴阳营二期至崧泽文化时期,距今5000余年。

营盘山遗址填补了南京地区史前考古文化空白,证实当时存在较高等级的聚落。

在出土的随葬品中,玉器数量占比近半数。在本次展览中,观众不仅能看到玉璜、玉璧、玉环等常见玉器,还有造型独特的动物形玉器,如龙形、兔形、鱼形等多种形态,此类玉器制作技艺精湛,反映出当时先民已掌握较高的治玉工艺水平。专家推测,陶塑人面像为祭司或祭祀活动参与人员的形象。在当时自然灾害频发的环境下,先民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陶塑人面像寄托着他们对风调雨顺的愿望,而祭司身份象征神权,承担着人神沟通媒介的职能,在新石器时代社会中具有崇高地位。

金陵晚报的最新文章

走!去朝天宫“认亲”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吸...

09月19日 15:07 金陵晚报

春困秋乏,不想动?且看古人的“坐”法……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怎么“坐”舒服又健康,也是个令人发愁的问题。翻...

09月17日 15:11 金陵晚报

唐代“金陵都市圈”就有人“隔空打卡”南京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程章灿做客秦淮图书馆“...

09月16日 16:14 金陵晚报

从南京开启“海洋史诗”比穿越还震撼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通讯员考薇沈玉云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7月11日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纪念日,...

07月11日 14:35 金陵晚报

南京导演用镜头书写金陵记忆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继以中国传统艺术融入电影处女作大获成功之后,南京青年导演马兰花在最新作品《别把作文当回事儿》中,又注入了浓浓的南京元素,带着南京故事走向世界。7月11日,...

07月10日 16:27 金陵晚报